民革中央 | 贵州民革
网站首页 民革简介 最新发布 民革时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参政议政 思想宣传
组织工作 社会服务 民主监督 祖统工作 友好往来 企工委 党员风采 资料收藏
欢迎访问贵阳民革网(www.gymg.cn)    
克服困难推进“图云关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 建设的建议
信息来源:宣传部  作者: 发布日期:2019-01-22 [字体大小: ]

抗日战争时期,有一个对全中国乃至东南亚抗日战场都有深远影响的机构—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,就驻扎在我市图云关的密林深处,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医疗和医学中心,更是我国抗战期间最大的医疗救护中心。由新加坡华侨、国际著名生理学家、我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林可胜任救护总队总队长。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1937年10月在汉口成立,1939年3月迁到贵阳图云关,1945年12月撤离贵阳。在贵阳开展战地医疗救护达6年之久。

档案记载:在抗日战争期间,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有3000多名中外医护人员,集中了中国大批优秀的医学专家、学者和医疗救护工作者,如林可胜、荣独山、周寿恺、张先林、容启荣、施正信等医学界泰斗。除中国人和海外华侨外,还有来自英国、印度、保加利亚、波兰、奥地利、捷克、罗马利亚、匈牙利、德国、苏联等国家30多名国际的援华医护人员以及美军27野战医院的医生,他们在生活和工作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不计待遇,团结在红十字旗帜下,从事救死扶伤的工作。英国医生王裕华、高田宜,罗马利亚医生柯芝兰以及国内服务人员王正明医生等共64位员工长眠在图云关,现在我们到图云关还能见到英国女医生高田宜的墓。

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曾组织150多个医疗队、手术队、诊疗所,冒着枪林弹雨从图云关奔赴全国9大战区和缅甸战场,包括八路军、新四军在华北、浙皖等战场。抢救伤兵、救治平民达1800多万人次;4万多名经过培训的战时医护人员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。在贵阳的六年间共进行手术12万台,骨折复位3.5万人次,住院治疗214万人次,门诊军人248万人次,门诊平民201万人次,预防接种460余万人,特别营养近百万余人。八十年前,这里的3000多位中外医护人员以忘我的精神日夜操劳,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卓越的功绩,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过巨大贡献,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珍贵的文化资源,和二十四道拐一样是中国抗战不可淹没的历史遗存。

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贡献和地位,2017年11月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批准由我市牵头修建“图云关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。2018年市政府计划投入3000余万元,由贵阳城投集团代建“图云关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,包括纪念碑、展陈室、情景再现区及周边环境整治等项目。

贵阳市森林公园位于贵阳图云关,2016年被评为“中国森林氧吧”,是贵州省的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图云关为老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,“黔南首关”,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关上的摩崖石刻至今仍保留大量的文人墨迹。但公园存在杂乱无章的农家乐、烧烤摊点、餐馆星罗密布与森林公园景观严重不协调,特别是项目核心区域摊点的搬迁难严重阻碍了“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建设的推进。

2019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迁至贵阳80周年,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,也是林可胜逝世50周年,是对抗战英烈的最好告慰,也更能体现贵阳人民“不忘初心,奋勇前行”的新时代精神。

为尽快推进“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的建设,我建议:

一是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“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的建设工作,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协调解决纪念园修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;

二是将“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项目列入我市2019年重点项目,考核问责,强力推进;

三是“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要广泛吸收国际、国内各地抗战纪念园的经验,用声、光、电等高科手段立体展现历史场景,凸显抗战时期战地救护文化特点;

四是历史资料、文物的收集与纪念园修建同步进行,建议进一步挖掘历史档案素材,收集散落于各处的历史实物,丰富纪念园的展陈。

五是纪念园项目周边的烧烤经营点与建成后的纪念园景观严重不符,建议对纪念园周边实施环境整治提升景观。

六是在各类媒体上广泛宣传修建“红十字抗战纪念园”的重要意义。激发贵阳市民的认知感和自豪感,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,为纪念园的修建创造良好的氛围。

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
版权所有: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阳市委员会
英文域名:www.gymg.cn ICP备案号:黔ICP备19012754号-1 贵公网安备:52011502000034号
地址:贵阳市金阳新区市级行政中心二期C区4楼 联系电话:0851-87988580
技术支持:贵州狼邦科技有限公司
欢迎关注贵阳民革微信公众号